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央连续发声!力度空前!深圳15家银行迅速出手!超万亿正流进支柱产业!

深圳梦 2023-09-06

 

深圳梦按:近日,中央连续发声,点名房地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一、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四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在第五点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中,特别提到: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并发出通知,其中也点名房地产,要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支持居民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促进家庭装修消费,增加智能家电消费,推动数字家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接受新华社等媒体记者提问,围绕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应当前经济热点问题时也谈到:


关于房地产业风险。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明显走弱,近几个月来出现加速下滑,成为影响经济运行中一个重大风险因素。下一步要立足我国巨大需求空间支撑,持续优化需求侧管理,加大对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金融支持力度。中期要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改革完善房地产相关土地、财税、金融等基础性制度,多渠道增加市场化长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推动房地产企业转型发展,有序构建房地产健康发展新模式。


此外,要充分认识到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房地产链条长、涉及面广,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GDP的比重为7%左右,加上建筑业则占到14%;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占地方综合财力接近一半,占城镇居民家庭资产的6成,房地产贷款加上以房地产作押品的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9%,对于金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是外溢性较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行业。


深圳梦注意到,12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发表书面致辞时称: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实现整体性好转,我们极有信心。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有足够需求空间为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万科临时股东大会现场 企业供图

话音刚落,12月6日,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万科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表态:房地产行业政策面在逐步向好,而且政策面向好的力度、广度均超出了预期。继2003年,时隔20年房地产行业又被看作支柱行业。市场恢复是一个缓慢而温和的过程,微光在逐步变成曙光。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16条”正在深圳加快落地。连日来,记者在深圳一线采访了解到,万科、金地、中海发展、华润置地等多家房企,已陆续收到银行投放的资金。



据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透露,继11月末6家国有大行宣布与房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深圳多家银行与本地房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周内已投放资金超43亿元,预计年底前新增授信超万亿。


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15日,深圳12家银行与25家本地房企签订合作协议,新增授信超8900亿元,其中民营房企15家,新增授信3800亿元。同时通过新增开发贷、投资房企债券等方式,两周内已投放资金超43亿元。


深圳人行表示,预计年底前,深圳将有共15家银行与39家房企签订合作协议,新增授信将超1万亿元。截至2022年11月末,深圳房地产开发贷款大幅增长,开发贷余额7,447.58亿元,同比增长23.22%。


随着一系列利好的落地,深圳热点楼盘销售捷报频传:深铁懿府三期:实现销售金额约70亿元;深圳前海天健悦湾府开盘当日销售额超35亿元;万科深圳前海瑧湾悦揽金37.2亿元……



中央财办回应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热点:

明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加大对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金融支持力度

要充分认识到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

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二十大后党中央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今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系统部署了2023年经济工作。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接受新华社等媒体记者提问,围绕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应当前经济热点问题。


 明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问:如何看待明年我国经济走势?答: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从国际看,乌克兰危机延宕发酵,全球贸易形势不容乐观,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粮食和能源安全问题突出,世界经济可能面临滞胀局面;从国内看,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社会风险点增多。同时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资源要素条件可支撑。综合研判,明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明显下滑,而我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形成一个独立的向上运行轨迹。一是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将给经济恢复带来重大积极影响,预计明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会加快恢复,经济活力加速释放。二是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今年已经出台实施的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结构优化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政策效应将在明年持续显现。明年还要根据实际需要陆续出台新政策、新措施。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同向发力,将积极促进经济恢复发展。三是基数效应。今年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客观上造成今年经济基数相对较低,明年只要经济恢复正常增长,基数效应将对明年经济数据形成一定支撑。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风雨如晦的外部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但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必须付出艰苦努力。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实现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问: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将在哪些方面发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答:明年的宏观政策框架可概括为五大政策加六个统筹。五大政策就是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对财政政策的要求是加力提效,明年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的力度,提高政策效能,更好发挥财政撬动社会资金的杠杆作用。对货币政策的要求是精准有力,货币政策力度要够,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投向结构要精准,尤其要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总的看,财政加力、货币有力,就是要确保社会总需求得到有效支撑,从而使得社会总供求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和质量上取得平衡,推动经济整体好转。当然,产业、科技、社会政策都非常重要,要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1+1>2”的效果,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六个统筹具有很强的年度针对性和问题导向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很多两难多难问题,要在多重约束下求得最优解,必须强化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其中关于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党中央决定优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实施,预计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会加快恢复,这将释放出巨大的活力,促进经济循环起来、运转起来,加快向潜在增长速度靠拢。问:随着优化防疫二十条、新十条落地,各地感染数量在不断上升,如何应对感染数量增多对经济的负面冲击?答: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我们用三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有效应对了全球五波疫情冲击,有效处置了国内100多起聚集性疫情,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有效守护。过去三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4.5%左右,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抗疫和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过去,在重症率、致死率高的情况下,我们严格防疫是必要的、正确的、负责任的。当前,病毒传染性强,但重症率、致死率显著降低,疫情防控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而且我们利用这几年时间加强疫苗和药物研发应用,提高疫苗接种和医疗保障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审时度势,科学优化防疫措施也是必要的、正确的、负责任的,都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按照党中央部署,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加强统筹衔接,有序组织实施,顺利渡过流行期,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平稳转段既是对公共卫生提出要求,也是对经济运行提出要求。实现平稳转段必须做好过渡期管理。为应对短期内感染数量增多造成的冲击扰动,当前关键是做好三件事:一是更好保障群众的就医用药,不出现大范围的医疗资源挤兑。二是保障产业稳定运行,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不能中断。三是要做好药品、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不能出现断供或价格大幅上涨。总之,困难是现实的、暂时的、难免的,要精心做好过渡期管理,曙光就在前面。 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问:如何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强需求侧管理,找到二者结合点?答: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贯穿经济工作全过程的主线。同时,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实现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都是为了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和长期增长潜力。当前形势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举措应该有利于扩大总需求,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同时,扩大内需的政策举措应该有利于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的长期发展潜力,从而实现高水平的供需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当前经济工作中有很多领域,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的结合点,既能够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又有利于扩大当期需求。比如,我们迫切需要加快产业体系优化升级,这就需要加大制造业研发和技术改造的投资力度,加大新领域新赛道的投入。这些投入既是当期需求,未来产生高质量供给后,又会进一步创造有效需求。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就是典型成功案例。再如,今年不少南方省份由于干旱高热出现缺电现象,而在东北、华北、西北一些地方又有大量风电光电无法消纳,加大在电源布局、跨区域电力输送、智能电网等方面投入,既扩大当期需求,又提高能源体系效率,为未来的需求增长和能源转型创造条件。可以说,经济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空白点,都是可以大做文章的结合点。只要我们创造有利的体制机制环境,采取适当的政策引导,就能够使这些结合点变成经济的增长点,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问:当前,受疫情冲击最大的是消费,如何有效稳定消费增长?答:针对这几年受疫情影响,老百姓收入增长放缓、预期下降,不敢消费、不便消费,存钱避险倾向上升的情况,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采取强有力措施,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增加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适当增加消费信贷。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针对住房、汽车、服务性消费等领域存在的一些限制性措施,要完善消费政策,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如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继续实施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等。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提振市场信心问:当前不少企业感到信心不足,如何提振市场信心?如何为民营企业尤其中小微企业创造更良好、更安心的发展环境?答:当前,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发展预期偏弱,信心不足。会议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强调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我国是否还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有各种不正确的议论,给社会信心和发展前景带来严重不良影响。对此,中央坚决亮明态度、毫不含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方面,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比如,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要全面梳理修订涉企法律法规政策,持续破除影响平等准入的壁垒。要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反对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为民营企业开辟更多空间。国企、民企、外企都要依法依规经营。另一方面,要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要大力宣传民营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就业、财政税收、科技、创新等具有的重要作用。比如,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重要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2021年,民营经济税收贡献已达59.6%,民营企业占市场主体96%,比重进一步提高。可以说,民营经济已成为保障民生、促进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加强中小微企业管理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要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要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让广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增强长远发展的信心。问: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如何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答: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和关键环节。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就业难度加大,尤其是青年失业率有所上升,这将会是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突出问题。按照会议部署,明年要突出抓好稳就业工作。一方面,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一揽子政策。财税、金融、投资、产业等政策实施都要坚持就业优先导向,疫情期间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该延长的就延长,该优化的就优化。另一方面,要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和企业。不断壮大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宽准入、优化政策,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支持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通过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政策支持灵活就业发展。此外,明年高校毕业生将超过115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要重点做好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加强就业培训,着力改善劳动者素质,提高就业人员与产业结构适配度。总之,要让产业优化升级中产生的各类就业机会充分释放出来,要让更多市场主体和新就业形态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能够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就业带动能力。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问:疫情加速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如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答:近几年,受逆全球化、新冠肺炎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因素影响,保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遇到很大挑战。这次会议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一要坚定战略自信,练好内功、站稳脚跟。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关键是要以守正创新方式办好自己的事。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制造业规模占全球30%,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枢纽。这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坚强保障和最大底气。我们要坚守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这个根本,把各方面的优势和活力真正激发出来,抓紧补短板、锻长板,努力做到更好生存、持续发展。二要聚焦自立自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夯实基础、加强储备三件大事。要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要大力提升粮食、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多渠道确保供应安全。三要实现升级发展,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对于传统制造业,关键是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竞争力,使得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更加坚实。制造业高端化不是都去搞芯片,服装家具都可以高端化发展。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是加快前沿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开辟更多引领未来发展的新赛道。对于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关键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重视发挥市场力量,大力支持全产业链发展。四要加强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全球供应链调整是挑战也是机遇。现在欧洲、韩国、日本对华投资增长快,特别是中小企业对中国兴趣大,其中很多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际技术+中国生产+世界市场是很好的模式。要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要拓展科技、人才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空间,努力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引进用好高端创新人才,吸引更多全球创新要素资源。问:面对世界经济衰退、保护主义盛行,我国如何更好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和利用外资?答:外资企业普遍关心自身在中国双循环、自主创新战略中的作用,这也决定其在华经营的长期信心。这次会议对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扩准入。会议强调,国企、民企、外企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开放力度,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扩大开放。发挥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各类开发区和保税区等开放平台的先行先试作用,已宣布的外资准入政策要抓紧落地见效。二是优环境。会议要求,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促进公平竞争,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要主动对照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三是强服务。会议强调,要针对性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加强同外商沟通交流,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为外商来华从事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便利,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同时,也要推动经贸人员常态化走出去招商引资。四是抓重点。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发展,保障各类口岸物流运输畅通,多渠道扩大先进技术及设备、能源资源产品和短缺农产品等进口。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加大对重点国别和制造业等引资力度。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守牢风险底线 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问: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一些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答: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重要思路,是做大经济实力这个分母,稀释风险这个分子。从中期看,我国最大的底气在于城镇化、工业化仍处于深入发展阶段,经济需求潜力大、发展韧性强、新的竞争优势不断形成;从近期看,最有力的依托在于保持经济合理增速,推动高质量发展,明年推动我国经济整体好转有很好的条件和基础。下一步,按照会议部署要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底线思维,标本兼治,短长结合,统筹好化险和改革,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一是关于房地产业风险。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明显走弱,近几个月来出现加速下滑,成为影响经济运行中一个重大风险因素。下一步要立足我国巨大需求空间支撑,持续优化需求侧管理,加大对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金融支持力度。中期要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改革完善房地产相关土地、财税、金融等基础性制度,多渠道增加市场化长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推动房地产企业转型发展,有序构建房地产健康发展新模式。二是关于金融市场和机构风险。从市场看,受美联储及多国央行高频次加息、市场预期不稳等影响,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国家股市下行、资本流出、汇率贬值等压力增大。党中央高度重视各类市场联动下行风险,在国务院金融委统筹指挥下,抓住主要矛盾,精准施策,近来我国股市、汇率、债市总体保持稳定运行。从机构看,我国大型国有金融机构的基础较为坚实,但个别中小银行、村镇银行、信托公司等较为脆弱。下一步要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推动加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严格高管、主要股东资质审核和行为监管,有效隔离产业资本和金融风险,引导金融机构找准定位,专注主业,不断夯实金融健康发展的微观基础。三是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近年来,地方隐性债务规模增速总体放缓,但规模仍然较大,特别是部分地方债务压力不断增大,县市级地方政府债务尤为突出。我们坚持“开正门、堵旁门、化存量、控增量”,坚决禁止变相举债、虚假化债行为,防范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平台化,加大隐性债务处置力度。下一步要标本兼治,深化省以下财税体制改革,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建立地方税体系,夯实地方基本财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我们相信,随着明年中国经济整体好转,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信心得到提振,各类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会在发展中得到有效化解,重大风险处置能力会在发展中得到不断增强,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一定可以守住,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经济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


问:明年房地产政策的侧重点是什么?如何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答:这次会议对房地产行业风险化解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会议认为,各部门、各地方只要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持续抓好,房地产风险可以化解,市场可以实现平稳发展。一是要充分认识到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房地产链条长、涉及面广,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GDP的比重为7%左右,加上建筑业则占到14%;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占地方综合财力接近一半,占城镇居民家庭资产的6成,房地产贷款加上以房地产作押品的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9%,对于金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是外溢性较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行业。二是要做好应对工作,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在前期已出台多项政策基础上,会议从供给端、预期和需求端,以及促行业新模式转型等方面作出部署。供给端方面。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扛起责任,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继续给行业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并购重组;完善相关房地产调控政策及制度。2022年已出台的政策要持续抓好,2023年还将出台新举措,侧重研究解决改善房企资产负债状况等。预期和需求端方面。要着力改善预期,扩大有效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比如,在住房消费等领域还存在一些妨碍消费需求释放的限制性政策,这些消费潜力要予以释放;结合落实生育政策和人才政策,解决好新老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鼓励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发展长租房市场;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等消费。三是要抓紧研究中长期治本之策。要深入研判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人口变化、城镇化格局,包括城市群都市圈、城市更新、再城市化等,研究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摆脱多年来“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模式。总之,要高度重视当前房地产行业的问题和风险挑战,同时要看到,我国城镇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很大。近期密集出台的政策措施将逐步见效,各项政策措施还将继续完善。(内容来源:新华社)


“金融16条”在深圳逐步落地,

多家房企信贷资金到位

新增授信超8900亿元

继11月末6家国有大行与房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深圳多家银行迅速行动,通过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并购贷款、债券承销和投资、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保函等多种方式为房企“输血”,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平稳健康发展。


来自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深圳12家银行与25家本地房企签订合作协议,新增授信超8900亿元,其中民营房企15家,新增授信3800亿元。同时,各银行通过新增开发贷、投资房企债券等方式,两周内已投放资金超43亿元。


01

多措并举加快资金投放


近日,金地集团收到来自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和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的7亿元开发贷款。


“‘金融16条’发布以来,我们迅速成立专班,统筹部署落实房地产贷款投放工作,对于重点房地产客户、重点房地产项目采取‘绿色通道’形式加快业务审批和贷款投放。”工行深圳市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金融16条”,是指今年11月24日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的16项具体措施。


中海发展、华润置地则在近日得到工行深圳市分行、农行深圳市分行、建行深圳市分行的新增债券投资。


据工行深圳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季度以来,工行对深圳房企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发行的中期票据、公司债等各类债券的投资合计已逾100亿元。此外,工行深圳市分行正在配合相关房企推进2023年度各类债券的相关注册工作,进一步扩大支持力度。


不仅是工行深圳市分行,建行深圳市分行今年以来也协助房企发行以及投资债券近200亿元。


记者在一线采访中发现,深圳各大银行均在积极探索创新融资工具,全力满足房地产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比如,建行深圳市分行、工行深圳市分行等已在探索与境内外分支机构联动开展内保外贷、跨境银团、跨境直贷等业务,助力房地产企业拓宽境内外融资通道。


对于涉险房企,深圳各大银行坚持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并通过并购贷款支持房地产企业收购出险项目、通过预售资金监管保函盘活房地产企业流动性等方式,助力相关项目完工。


除了对部分项目展期、对延期贷款开展征信保护措施等,招商银行深圳分行还加大房地产供应链投放,支持建筑商回笼资金,并与AMC(资产管理)类公司合作平台基金,推动纾困类并购项目落地。


此外,工行、建行、招行等还通过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募REITs,支持企业盘活存量资产。


02

国企民企一视同仁


此次深圳12家银行给25家本地房企新增授信超过8900亿元。其中,民营房企15家,新增授信3800亿元。


“建行深圳市分行对国有和民营房企一视同仁,本次签约房地产与住房租赁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七成。”建行深圳市分行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招行深圳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在“金融16条”发布后,招行总行制定专项政策指导分行和各部门统一认识,统筹资源力量,国企民企一视同仁,稳步推动16条支持措施落地。


12月5日至6日,招行与万科集团、中海集团、华润集团、招商蛇口和金地集团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涉及合作规模3100亿元。据悉,这些协议签订后,项目已在稳步推进,预计在今年末和明年一季度内实现投放。


据了解,银行与房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工作仍在大力推进中。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预计,今年底前,深圳将有15家银行与39家房企签订合作协议,新增授信将超1万亿元。


截至2022年11月末,深圳房地产开发贷款大幅增长,开发贷余额达7447.58亿元,同比增长23.22%。随着近期投放力度加大,深圳部分银行今年的房地产贷款增量已超去年全年。


(内容来源:上海证券报)


>>深圳落实“金融16条”支持房地产!深圳又有2040套安居型商品房来了!均价1.9~2.7万/㎡!

>>超重磅!深圳楼市再迎利好!央行银保监一口气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平稳发展



深铁懿府三期:实现销售金额约70亿元!


深铁懿府三期最新开盘结果出炉,12月17日开盘当天,深铁懿府最终实现销售金额约70亿元,完成销售率近90%!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扩大内需之际,深铁懿府三期逆市飘红提前打响信心之战!深圳楼市示范效应将率先呼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

2022年12月17日上午10点,【深铁懿府】三期278套240 ㎡户型(预售)及一期24套115 ㎡户型(现售)正式开盘销售。

本次推售单位不仅是深铁首个高端府系产品——深铁懿府的收官之作,也是深铁精心打磨的楼王品质产品;自亮相以来就受到了市场及客户高度评价和认可,未辜负客户近两年的殷切期盼。本次开盘销售,进一步提高了深铁置业在市场上的品质口碑和品牌实力,也实现了量价双赢的目标。

【价格方面】

凭借高品质的产品信心,整体在2021年一期二期基础上上浮了约5%,均按照政府备案价、无折扣销售。

【销售方面】

经过七个小时激烈的线上选房,完成销售金额超53亿元,其中一期24套115 ㎡单位仅半小时完成售罄。寒风凛冽,新的轮候选房客户却热情不减,受线上热销所鼓舞、被政策利好频出所振奋,客户们在销售现场纷纷选定满意的房源,现场也不断迎来热烈掌声和美好祝福!

12月17日开盘当天,深铁懿府最终实现销售金额约70亿元,完成销售率近90%!

2022年岁末之即,深铁懿府点燃了深圳楼市冬天里的一把火!无论是此次亮眼的销售成绩,还是一期即将提前半年交付,都是在承担“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的国企社会责任和担当,更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响亮回应。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深铁懿府向深圳楼市提交了一份理想答卷,也为深圳楼市提振了信心!

占地面积:约21.7万㎡

建筑面积:约75.6万㎡

物业类型:住宅约37.8万㎡、商业约2.2万㎡、办公、公寓、1所学校、2所幼儿园

可售套数:三期282套

产品面积:建面约240㎡

项目车位:约3465(0026宗地)

容 积 率 :3.6(0026宗地)

产权年限:70年

物管公司:万科物业

项目位置:南山安托山深安路

深铁懿府,近享2地铁、1枢纽、3干道多维立体交通,坐享“零距离”高效通勤。

2地铁:7号线深云站/2号线深康站

1枢纽:西丽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中)

3干道高速:京港澳高速、北环大道、南坪快速“两横一纵”主轴交通网


了解项目可参阅>>深圳超级“主客厅”来了!一个世界级文化交融新地标将拔地而起!三股力量提前示范深圳未来


深圳前海天健悦湾府开盘

当日销售额超35亿元


据天健地产12月1日披露,于11月30日开盘的深圳前海天健悦湾府当天销售额超35亿。此次成功登记的455批客户,可售房源626套,位于项目的1栋。本次推售建面约113-165㎡住宅单元,备案均价约9.6万/㎡,单价区间约8.3-10.7万/㎡,总价区间约942-1813万。


据悉,该项目位于深圳前海桂湾片区三开发单元04街坊,是2021年9月28日天健地产以52.41亿元竞得的住宅用地,也是继天健悦桂府后在前海打造的第二个项目。


项目占地面积为2.31万平方米,总建面为12.63万平方米,宗地规划住宅11.78万平方米,商业0.7万平方米。根据2022年深圳存量用地信息清单,项目可售住宅面积仅1.53万平方米。

开 发 商:深圳市前海天健置地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前海桂湾片区创新六街和怡海大道的围合处
占地面积:约2.31万㎡
车位数:1270
容积率:5.50

物业公司:深圳市天健城市服务有限公司

物业费:8.6元/㎡·月


此次项目共备案了700套房源,其中住宅共626套,面积段为113-164㎡,单价最低仅8.27万/㎡,总价最低943万起;商业74套,总价最低389万起。


周边情况

交 通:临近地铁5、11号线前海湾站

教 育:项目所在片区规划有国际学校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三所、小学一所、幼儿园七所

商 业:项目周边有万象前海商业、前海卓越intown、欢乐港湾、宝中壹方城、南山欢乐颂等

医 疗:周边有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人文休闲:周边有前海石公园(前海演艺公园、桂湾公园、双界河公园、月湾河水廊道公园)

>>西部三盘获批入市,前海626套天健悦湾府、321套万科颐城瑧湾悦家园和416套宝安万科未来之光来了!



前海瑧湾悦揽金37.2亿元


11月27日,万科前海双盘集中入市,分别为位于深圳前海的颐城瑧湾悦家园项目,以及位于宝安区新安街道的未来之光家园项目。

据了解,其中,万科瑧湾悦开盘去化90%,实现去化289套,包括线上认购273套、线下16套,总揽金37.2亿。

此外,万科未来之光首开去化超70%。该项目本次共推售416套建面约73-98㎡三-四房,实现去化295套。

颐城瑧湾悦家园



开 发 商:深国际前海商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前海妈湾片区十九开发单元07街坊

占地面积:约3.34万㎡

物业公司:深圳市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物业费:9.9元/㎡·月


颐湾府共分为四期开发,目前一期项目颐湾府已交付;二期更名为颐城栖湾里,已于9月份首开入市,目前正在建;此次推出三期颐城瑧湾悦家园,预售321套住宅,建面约108-170㎡。


周边情况

交 通:临近5号线铁路公园站

教 育:项目周边有15所幼儿园、4所义务教育学校,荔湾小学和深大附中等学校也在项目周边

商 业:项目自带8000㎡商业,临近项目有国际智慧港多层商业,周边一公里内有现代自贸城和印里首期商业

人文休闲:周边有月亮湾公园、南山公园、小南山公园等


>>西部三盘获批入市,前海626套天健悦湾府、321套万科颐城瑧湾悦家园和416套宝安万科未来之光来了!

>>深圳2022年12月购房指南:204个在售楼盘+42个新盘提前曝光|房地产频道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